体似家猫而较大,体毛柔软,背部为浅黄褐色,腹部为白色,由鼻侧眼眶间至头顶有2条灰白色黑边纵带,两颊为白色并有4~5条黑褐色波状纹,耳壳黑色,有块白斑,身体、四肢及尾有若干鲜明黑色之圆斑,后颈及背部中央各有3~4条黑色纵带,但在肩膀处断开成好几段,尾为头躯干长之半,在尾背则有圆斑连成15~18个半环带,尾下则淡色无斑;头躯干长44.5~107公分,尾长23~44公分,体重3~7公斤。
乌苏里江到西伯利亚东南部、中国大陆东北、韩国及日韩间岛屿,中国大陆西藏、巴基斯坦到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、苏门答腊、爪哇、巴里岛、婆罗洲、菲律宾多个岛屿、海南岛、台湾。
栖息在低海拔至高海拔的各种森林中,但以低海拔地区较多,白天在树洞、树根或洞穴休息,夜行性,单独活动,行动灵巧善于爬树,也会游泳;肉食性,以鼠、蛇、鸟、兔、蛙或小型偶蹄目之幼仔为食,一天活动距离500~l,000公尺,平均每月活动范围1.8平方公里;东南亚地区石虎终年可生殖,怀孕期65~72天,每胎1~4仔,通常2~3仔,雄兽可能参与育幼,出生时体重75~120公克,约10天睁眼,8个月大时达性成熟,圈养下寿命可达15年,由于栖地破坏与猎捕压力,印度、孟加拉与泰国的亚种已被列为〈华盛顿公约〉附录一的濒危物种,其余亚种则为〈华盛顿公约〉附录二物种。在台湾分布于全岛,主要分布于低海拔山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