弹丸攻击目标物时之效果,称为终端效果。终端弹道学为研究弹头系统之终端效果。终端弹道学之原理应用于弹头之形状、重量、装填炸药之重量、引信系统以及飞弹或炮弹终端速度等之设计上。特殊功能之弹头,如锥孔装药、纵火燃烧,甚至心战用散播传单之弹头,也要应用终端弹道学之原理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,弹道学之范畴仅限于内弹道学与外弹道学,终端弹道学资料很缺,并且较不受重视。美国陆军阿伯丁(Aberdeen)弹道研究所(Ballistic Research Lab.)在1938年成立,当时研究所内仅分内外弹道两部门,迄1943年,始增设终端弹道组。二次大战后,终端弹道学之智识渐有累积,更借助高速摄影术,放射性摄影术等之进步,终端弹道学渐有进展。但仅是试验场的工作,尚未能完全解决终端弹道学的问题。直接摄取弹头爆炸时的高速影片,可以掌握破片之形成,运动与分布。但尚欠缺此破片击中某特定目标物时之摧毁功能之数据。目标物之被攻击性(vulnerability)亦为终端弹道学之主要课题。对受攻击的一方,终端弹道学亦可提供减轻损害之设计原理。数学试验法在终端弹道学上应用很广,对一个考虑周到的攻击模式,数学试验法可获得杀伤率(kill probability),此数值即是终端弹道学的标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