吻端曲线呈抛物线状;口前吻长大于由口裂部至胸鳍起点之距离;上颌齿明显倾斜或稍倾斜。第一背鳍较高但基底较短;第二背鳍则小,鳍高不及第一背鳍之半,基底长则为第一背鳍之1/2~3/5,硬棘起点位置远在腹鳍后角之后;由第一背鳍基底末端至第二背鳍硬棘起点之距离,大于由吻端至胸鳍基底末端之距离(成鱼),胸鳍后角尖窄延长,向后延伸越过第一背鳍硬棘基点,内缘长度大于由第二背鳍硬棘至尾鳍上叶起点之距离;成鱼尾鳍上叶后缘具明显缺刻。体侧皮齿不重迭,块状,呈正方形或头尾向延长之菱形,后缘具一尖叉。
本种出现于西印度洋之南非、南莫三鼻克沿近海域,及西太平洋之日本(硫球)、印尼、澳洲、New Hebrides、New Caledonia沿近海域,台湾地区于台东外海及东北部大溪海域均有渔获记录。
经常出现于陆棚及斜坡区上层,属底栖性,栖息水深128~823公尺。卵胎生,每胎产仔2尾,以硬骨鱼类为主食,亦食用其他底栖性鲨鱼、头足类、甲壳类等。可成长至98公分以上,最小性成熟体长雌、雄分别为89公升及69公分,胎仔产出体长31~37公分。
可由底拖网或延绳钓渔获,本种在南非及莫三比克是相当重要的经济性渔获种类,日本则渔获本种提炼肝脏油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