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高远隐忽而不明。唐.白居易〈长恨歌〉:「忽闻海上有仙山,山在虚无缥缈间」明.叶宪祖《易水寒》第二折:「缥缈层台,势凌空列星堪摘」也作「漂渺」、「飘眇」、「飘渺」、「飘缈」、「瞟眇」、「缥眇」、「缥渺」。 2.声音清扬而长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三○回:「歌声缥缈,直入云霄」也作「飘眇」。
高远隐约,若隐若现的样子。【造句】:虚无缥缈、烟波缥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