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. 尊师重道道: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,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。尊敬师长,重视老师的教导。
2 . 食古不化指对所学的古代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,不善于按现在的情况来运用,跟吃不东西不消化一样。
3 . 融会贯通形容将各种知识或事物加以融合、贯穿,进而获得全面通彻的领会。
4 . 温故知新温:温习;故:旧的。温习旧的知识,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。也指回忆过去,能更好地认识现在。
5 . 触类旁通触类: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;旁通:相互贯通。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,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。
6 . 愚昧无知形容又愚笨又没有知识。
7 . 学非所用所学的知识技艺无法在实际的工作中发挥效用。
8 . 师道尊严师长受人尊敬,所传授的知识、技能等才会被尊重。
9 . 贪多务得贪:求多;务:务必。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。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。
10 . 一般见识平常的见识。表示不要跟知识低、修养差的人争论,说“不要跟他一般见识。”
11 . 用非所学工作上所用的技艺知识并非原本学习的。
12 . 博物多闻指见多识广,知识渊博。
13 .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道理,方能获得不尽的知识。
14 . 殚见洽闻殚:尽,完全;洽:广博。该见的都见过了,该听的都听过了。形容见多识广,知识渊博。
15 . 博大精深广博深远。如:「中国文化是多么的博大精深!」形容一个人知识宏阔,见解精辟。
16 . 谈天说地上至天文,下至地理,无所不谈。形容人知识丰富,能广泛谈论各种事情。
17 . 人穷智短人的处境穷困,知识浅薄,言行就显得笨拙而不聪敏。
18 . 挈瓶之知挈瓶:汲水用的瓶,它装不了多少水。比喻知识浅薄,不能深明事理。
19 . 食而不化吃了东西无法消化。比喻学习知识无法理解、应用。
20 . 五谷不分五谷:通常指稻、黍、稷、麦、菽。指不参加劳动,不能辨别五谷。形容脱离生产劳动,缺乏生产知识。
21 . 学以致用将学得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或工作当中。
22 . 智圆行方圆:圆满,周全;方:端正,不苟且。知识要广博周备,行事要方正不苟。
23 . 略知皮毛比喻稍知表面的情况或稍有肤浅的知识。
24 . 蒙昧无知蒙昧:知识未开。没有知识,不明事理。指糊涂不懂事理。
25 . 有脚书厨戏称记闻精确、知识渊博的人。
26 . 谈天论地上至天文,下至地理,无所不谈。形容人知识丰富,能广泛谈论各种事情。
27 . 夏虫疑冰比喻人囿于见闻,知识短浅。
28 . 谭天说地上自天文,下至地理,无所不谈。形容人知识丰富,能广泛的谈论各种事情。
29 . 博闻多识见闻广博、知识丰富。
30 . 以莛叩钟莛:草茎。原意是钟的音量大,用草茎去敲,就不能使它发出应有的响声。后比喻学识浅薄的人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。
31 . 寡见鲜闻形容学识浅薄,见闻不广,知识贫乏。
32 . 说地谈天上至天文,下至地理,无所不谈。形容人知识丰富,能广泛的谈论各种事情。
33 . 深知灼见灼:明亮。深邃的知识,透彻的见解。
34 . 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形容旧时知识分子脱离生产劳动,缺乏生产知识。
35 . 一物不知对某一事物不了解,指知识尚有欠缺、不完备。
36 . 触类而长意指掌握一类事物知识或规律,就能据此而增长同类事物知识。
37 . 不识不知没有多少知识。旧喻民风淳朴。
38 . 格古通今穷究古代,通晓现今。比喻知识渊博。
39 . 学究天人有关天道人事方面的知识都通晓。形容学问渊博。
40 . 淹会贯通犹融会贯通。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,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。
41 . 贯穿融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,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。同“贯通融会”。
42 . 夏虫语冰比喻人囿于见闻,知识短浅。
43 . 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,知识渊博。
44 . 融会通浃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,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。
45 . 洽博多闻指知识和见闻广博。
46 . 多文为富以多学知识、技能为富有。
47 . 教一识百形容聪慧敏捷,教导一种知识,就能触类旁通,了解很多其他相关事物。
48 . 冬烘先生指昏庸浅陋的知识分子。
49 . 轻薄无知轻佻浅薄,没有知识。
50 . 老师宿儒宿儒: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,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,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。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。亦作“老手宿儒”。
51 . 经一事,长一智亲身经历了某件事情,就能增长关于这方面的知识
52 . 通文达艺多才多艺,知识渊博。
53 . 融液贯通犹融会贯通。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,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。
54 . 寒腹短识形容人知识贫乏,见识短浅。
55 . 多见广识见闻多,知识广。
56 . 融释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,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。
57 . 识文断字识字。指有一点文化知识。
58 . 识字知书指有文化知识。
59 . 通儒达士指知识渊博、明智达理的学者。
60 . 通儒达识指知识渊博、明智达理的学者。同“通儒达士”。
61 . 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、知识丰富。
62 . 又红又专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,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。
63 . 无知妄作缺乏知识、不明事理而胡为。
64 . 穴处之徒比喻知识浅陋、见识不广的人。
65 . 食古如鲠犹言食古不化。指对所学的古代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,不善于按现在的情况来运用,跟吃不东西不消化一样。
66 . 触类而通指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,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。
67 . 融汇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,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。
68 . 神会心融犹言融会贯通。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,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。
69 . 不知丁董比喻不懂事,缺乏知识。
70 . 良朋益友有助於增长知识与品德的朋友。
71 . 辽东豕比喻知识浅薄,少见多怪。
72 . 以书为御按照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去驾驭马匹。比喻死守教条,难以成事。
73 . 不辩菽麦分不清哪是豆子,哪是麦子。形容愚笨无知。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。
74 . 熔古铸今指融会贯通古今知识。
75 . 伏地圣人略有知识而自逞其能的人。
76 . 学如穿井穿:凿通。求学如同凿井。比喻在学习当中,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,因此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,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。
77 . 五经扫地比喻知识分子出丑丢人,丧尽斯文。
78 . 俭腹高谈俭腹:腹中空空,比喻知识匮乏。腹中知识匮乏,却喜欢高谈阔论。
79 . 徒读父书徒:只。父书:父亲之言论。白读父亲的兵书。比喻人只知死读书,不懂得运用知识,加以变通。
80 . 一无所有什么也没有。指钱财,也指成绩、知识。
81 . 挈瓶之智挈瓶:汲水用的容量小的瓶子。比喻浅薄的知识或智谋。亦作“智类挈瓶”、“挈瓶之知”。
82 . 学贯中西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。
83 . 学海无涯学海:知识。学问的海洋无边无际。
84 . 村野匹夫村野:荒村山野。匹夫:平民百姓。旧指没有知识、没有地位的人。
85 . 熔今铸古指融会贯通古今知识。
86 . 博洽多闻洽:广博;闻:见闻。知识丰富,见闻广博。
87 . 二把刀知识不足或技艺不精。
88 . 不知薡蕫薡蕫:草名,质地柔软可制绳子。比喻不懂事,缺乏知识。
89 . 横从穿贯指融会贯通。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,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。
90 . 未辨东西知识未开。
91 . 象牙之塔指主张“为艺术而艺术”的资产阶级文艺家脱离社会现实的个人幻想的艺术境界。也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知识分子的小天地。
92 . 九儒十丐儒:旧指读书人。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,读书人列为九等,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。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。
93 . 贯通融会犹言融会贯通。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,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。
94 . 镕古铸今融会贯通古今知识。同“镕今铸古”。
95 . 不辨菽粟分不清哪是豆子,哪是小米。形容愚笨无知。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。
96 . 镕今铸古融会贯通古今知识。
97 . 秀才造反知识分子对现实不满,有所反抗、斗争。
98 . 馈贫之粮馈:赠送。广博的见闻是赠给知识贫乏者的宝贵的精神食粮。
99 . 贫而乐道家境贫穷,却以获得知识、懂得道理为乐事。
100 . 汉人煮箦汉:汉中地区,在今陕西省。箦:席子,此指竹席子。汉中有个人把家里床上的竹席子当作竹笋来煮着吃。比喻仅靠肤浅的知识去生搬硬套而不认真学习真知的荒唐行为。
101 . 一事不知比喻知识尚有欠缺。同“一物不知”。
102 . 通儒硕学犹言通儒达士。指知识渊博、明智达理的学者。
103 . 求知若渴知:知识。探求知识像口渴想喝水一样迫切。形容求知愿望十分迫切。
1 . 博古通今通:通晓;博:广博,知道得多。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,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。形容知识丰富。
2 . 博闻强记闻:见闻。形容知识丰富,记忆力强。
3 . 通今博古通:通晓;博:广博,知道得多。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。形容知识渊博。
更多形容知识的成语1 . 博览古今形容人见识广博,学识丰富。
2 . 程门立雪宋代游酢、杨时拜见程颐,刚好碰上他坐着小睡,二人不敢惊动,便站着等待,程颐醒来时,门外已下雪一尺多深。典出宋史˙卷四二八˙道学传二˙杨时传。后用以比喻尊敬师长和虔诚向学。
3 . 举一反三形容人於学习中善於触类旁通。
4 . 真才实学真正的才能和学识。
5 . 忆苦思甜回忆过去的苦难,回想今天的幸福生活。
6 . 心领神会不必经由言行的表达,心里便已明白。
7 . 墨守成规形容行事保守。
8 . 数往知来语本易经˙说卦:「八卦相错,数往者顺,知来者逆。
9 . 尊师贵道尊敬授业的人,重视应遵循的道德规范。
10 . 泥古不化泥古,拘泥於古代的成规或古人的说法。
11 . 豁然贯通因对事理领悟通晓,而能全盘理解。
12 . 胶柱鼓瑟比喻做事拘泥而不知变通。
13 . 刻舟求剑楚人过江,剑掉水中,便于船舷刻一记号,待船停止,从刻记号处下水寻剑的故事。典出《吕氏春秋.慎大览.察今》。后用以比喻拘泥固执,不知变通。